海南绿化苗木-山乌桕
发布时间:2019-11-17 17:14:54点击量:
山乌桕别名:红叶乌桕、山柳乌桕。大戟科,乌桕属。
落叶乔木,高6—12m。树皮暗褐色;小枝灰褐色,有皮孔;无毛;植株含白色有毒乳液。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cm,略宽2—5cm,先端尖或钝,下面粉绿色,羽状脉;叶柄细,长2—7.5cm,顶端有2腺体。复总状花序顶生,长4—9cm;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3朵形成小聚伞花序生于花序轴上部;雌花1至数朵生于花序下部;花萼2—3裂;无花瓣;雄蕊2—3枚。葫果球
形,径1—1.5cm,熟时黑色;种子近球形,黑色,外被蜡层。花期6—7月,果熟期10一12月。
原产我国浙江、海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及贵州,印度尼西亚亦产。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土层深厚、湿润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种子繁殖。
植株富季相变化,春季嫩叶和秋季叶均呈红色,为优良的春色叶和秋色叶树种;果实成熟时开裂,果皮脱落,种子挂在树上,经冬不落,为鸟类喜爱的食物,对保护鸟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作
用,是一种优良的生态风景林树种。
同属的乌桕,与山乌桕相近,相异处主要为叶菱形或菱状卵形,5—9cm,先端尾状长浙尖;花序长5—10cm,花小,黄绿色;蒴果3棱状球形,熟时黑色;种子黑色。花期4—7月,10—11月果熟。原产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分布于华南、海南、华东、西南等省区。园林用途与山乌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