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园林绿化苗木与其他景物的配合
除园林绿化苗木本身的配置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外,园林绿化苗木与其他景物的结合,在园林绿地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绿化苗木使得其他景物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1)园林绿化苗木与建筑物的配置
园林绿化苗木与建筑的配植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绿化苗木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多姿多彩的风韵都能给建筑增添美感,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为协调,产生出一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处理不当,却会适得其反。
园林绿化苗木能使建筑柔和。建筑的线条往往都比较生硬,而绿化苗木的线条却比较柔和活泼,配合在一起就会使建筑的生硬感削弱。广州双溪宾馆走廊中配置的龟背竹,犹如一幅饱蘸浓墨泼洒出的画面,不仅增添走廊中活泼气氛,并使浅色的建筑色彩与浓绿的绿化苗木色彩及其线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一般体形较大、立面庄严的建筑物附近,应选树干高大粗壮、树冠开展的绿化苗木;小巧玲拢的建筑物,选枝叶纤细的树种。
某些园林建筑本身并不吸引入,可利用绿化苗木配置,把建筑物不足之处遮挡住,完善建筑物的外观。如园林绿地里的管理类建筑,周围就可以用绿化苗木遮挡。
绿化苗木如果与建筑配置得当,可以对建筑起到衬托、强调作用,还可以突出建筑的性质、功能。在建筑人口两侧对称种植两株体量合适的同种树,就能强调建筑。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小岛上栽柳植桃,桃柳报春信,点出知春之意;杭州岳飞庙的“精忠报国”影壁下种植杜鹃,是借“杜鹃啼血”之意,表达人们对岳飞的敬仰与哀思,突出了主题。
古典园林不同类型的建筑,其旁的绿化苗木主要根据这些建筑物的外形特征及意境进行配置。建筑物周围空间要模拟大自然创造一种感人的气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绿化苗木的配置。例如在园林建筑中,亭的应用最常见,亭的形式多样,性质不同、对环境绿化苗木的要求也就不同。在古典园林中,有将亭建于大片丛林之中,位亭若隐若现,令人有深郁之感。在亭子周围也可以配孤植树,丛植树作为陪衬。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四周柳丝飘飘,池内莲荷环绕,夏季清香四溢,刻画出“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的意境;苏州虎丘后山的揽月谢,四面竹树成林,景色幽静宜人。
苏州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旁,在白然式的汹石树坛中,栽以姿态古拙的白皮松、圆柏、罗汉松等,曲桥、湖池、山丘、亭廊隐约于后,好一幅秀丽的江南山水画。园林建筑风格不同,相应的绿化苗木配置也有不同的要求。
许多寺庙园林设有塔院,它的绿化应表现其崇拜和寄恩的功能,塔内常以七叶树、龙柏、香樟、菩提树等为基调,适当点缀花灌木。北京潭朽寺塔院中的七叶树,其塔形花序与塔院环境极为协调。
在风景区中建筑与绿化的结合更为紧密,大部分建筑掩映于绿色丛林、山际、林冠线之内,正如《园冶》里所说“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宛若天然不落斧凿。
总之,园林中的各种建筑物,无论位于山上或水际,如能与绿化苗木合理配置,便会使之成为园林整体中一个完美的组合。
2)园林绿化苗木与山石的配置
山的形态多姿多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如果没有丰富的绿化苗木与之相配,则山就失去了色彩与抚媚。“山藉树而为衣,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要显树之光辉。”山如配以得体的绿化苗木,则相得益彰。
园林中的山有土山、石山、土石结合之山。
土山因其全为土,可根据山体的高矮选择树种。四周都可以配置绿化苗木,既可同种成片种植,又可异种混植。苏州沧浪亭山上老林古树,藤萝垂挂,竹影婆婆,使人仿佛置于绿林野谷之中。
石山山体全部用石,体形较小。由于山上无土,绿化苗木配置于山脚,为显示山之峭拔,树木既要数量少,又要低矮,绿化苗木宜具有古朴,沧桑感的灌木。
土石结合之山,配置绿化苗木时,可根据不同位置的土层深度,选择绿化苗木做到适地适树,乔木与灌木相配,林下植地被绿化苗木。
较矮之山,不宜选择高大乔木。山体绿化苗木配置还应考虑一年四季有景可观,变化丰富。
石除叠山外,还可置石。置石可用峰状石头单体设置来欣赏,其绿化苗木配置宜以低矮的花灌木为宜,如杜鹃、南天生、书带草、佛肚竹。(灌木型)、风尾竹、长春花、马樱丹等;也可群置石块来欣赏。群置石块可形成岩石园,绿化苗木配置宜选择植株低矮、生长缓慢、叶小、花开繁茂、色彩艳丽的种类。
3)园林绿化苗木与水体的配置
水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或小景无一不借助绿化苗木来丰富水体的景观。“画无草木,山无生气;园无草木,水无生机。”可见,园林水体的绿化苗木配置是造景不可缺少的素材。运用绿化苗木材料进行造景,能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
水体的绿化苗木配置可分为岸边和水面。
(1)岸边的绿化苗木配置 水岸线有规则的和自然的两种,进行绿化苗木配置时,要根据岸线的形式配置绿化苗木。
自然式水体岸边绿化苗木配置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修剪,以免失去画意。栽植片林时,要留小透景线,利用树干、树冠框以对岸景点。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也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湖上新春的景色,此外,在水边种植落羽杉、池杉、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椿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另外,岸边绿化苗木栽植的方式,探向水面的枝条,或平伸,或斜展,或拱曲,在水面上都可形成优美的线条。华南植物园内湖岸有几处很优美的绿化苗木景观,采用群植式,大片的落羽杉林、假槟榔林、散尾葵群,颇具热带园林风光。
园林中,水岸的处理直接影响水景的面貌,自然式土岸边的绿化苗木应结合地形、道路和曲折的岸线,配置成有远有近、疏密有致的自然效果。杭州植物园的一个自然式水池,岸边以香樟、紫楠、枫杨等高大的乔木,池岸是草皮土驳岸,一泓水池,倒影摇曳,却也显出大自然的朴素和宁静。英国园林中自然式土岸边的绿化苗木配置,多半以草坪为底色,为引导游人到水边赏花,种植大量的宿根球根花卉,如要观赏倒影,可植孤植树、丛植树及花灌木,特别是变色叶树种、可在水中产生虚幻的斑润色彩。
规则式的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柔软多变的绿化苗木枝条可补其拙。石岸的岸石有美有丑,绿化苗木配植时要露美遮丑,一些大水面往往应用花灌木、藤本及一些草本绿化苗木等作局部遮挡。苏州拙政园规则式的石岸边种植垂柳和南迎春,细长柔和的柳枝条及南迎春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了石岸的丑陋。
水边绿化树种应选择具备一定耐水湿能力的绿化苗木,另外还要符合设计意图中美化的要求。
我国从南到北常见应用的树种有:水松、蒲桃、洋蒲桃、小叶榕、高山椿、水翁、印度橡胶椿、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杉、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旱柳、串钱柳、乌柏、苦楝、悬铃木、水石榕、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榔、桑、桂柳、香樟、棕榈、棕竹、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夹竹桃、侧柏、马樱丹等。
(2)水面的绿化苗木配置 水面具有扩大空间的作用,但水面平直,显得单调,应考虑在水中配置水生绿化苗木。配置绿化苗木时,可以成片种植布满整个水面,杭州曲院风荷湖上一边全是荷花,盛夏时,产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场面;也可在水中小局部配置,在小水面里植少量荷花,深秋时,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
4)园林绿化苗木与道路的配置
城市道路及园林道路为了美观和遮荫,均要考虑应用大冠幅的绿化苗木进行配置。
(1)城市道路的绿化苗木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包括行道树绿带、分隔带、人行道绿带(包括游息林荫道)、高速公路、交叉口(包括立交桥)等的绿化。
①行道树绿带:是指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行道树种植可分树池式和种植带式两种。树池式是指除绿化苗木种植点所形成的种植池(边长或直径不少于1.5m)外,地面的其余部分用铺装材料覆盖。种植带式是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种植带在人行横道处或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建筑前面中断。行道树绿带除了高大的遮荫树外,树下可间种灌木(种植带式可形成绿篱)及草本类绿化苗木,但不能配植成绿墙的形式,以免废气扩散不掉,使道路空间污染严重。
行道树绿带的立地条件较差,并且常受城市各种空中电缆、地下各种管网的影响,绿带一般较窄,常约1-1.5m。选择行道树种时要考虑到以上因素。选择的树种应能适应各种环境因子,抗病虫害力强,本地苗木宜找的苗木,成活率高的乔木。它们应具备树冠大、枝叶茂密、树干挺直、形体优美、开花艳丽、芳香或观叶绿化苗木,还应无飞絮、毒毛、刺、臭味污染的种子或果实,并且寿命长、耐修剪。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和气候变化大,植被类型分布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应做到适地适树,选择在本地区生长最多和最好的树种来做行道树。如海口市海滨公园旁的主干道种植了椰子树作为行道树,突出了海滨城市的风貌;三亚市许多道路种植生长良好的木棉、小叶榕、黄葛椿等作行道树,增加道路沿线的美感。行道树绿带除了乔木外、可选一些较美观的灌木与之交替种植。行道树绿带为城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华南地区行道树可考虑香樟、阴香、榕属、木棉、台湾相思、塞榜、麻楝、羊
蹄甲属、凤凰木、猫尾木、悬铃木、银海枣、大王椰子、椰子、假摈榔、蒲葵、木
菠萝、芒果、人面子、蝴蝶果、白干层、石栗、盆架子、白兰、黄兰、荷花玉兰、大花紫薇等。
②人行道绿带:指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除行道树绿带外,还有步行道绿带及建筑基础绿带。由于绿带宽度不一,绿化苗木配置亦各异。基础绿带一般用藤本绿化苗木作墙面垂直绿化,用直立的绿化苗木植于墙前作分隔。如果绿带宽度大,则可在此绿色屏障前配植各种灌木、花卉及草坪,再在外缘用绿篱分隔,防止行人破坏。国外的基础绿带很受重视,在无须行道树遮荫的城市,以各式各样的基础种植来构成街景。
建筑物的窗台、阳台等处可考虑栽植盆花、悬挂花篮。绿带宽度如果超过10m的可用规则式或自然式的配植方式形成花园式休闲林荫道。
③分隔带绿化: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一般干道的分隔带上不能种植乔木,可以种植绿篱、灌木、花卉、草皮之类,但其高度不宜超过70 cm。分隔带应适当分段,一般采用75-100 m为宜。
交叉口绿地、高速公路绿带等配置绿化苗木时,也要美观和行车安全相结合。
(2)园路的绿化苗木配置 园路是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不仅起导游的作用,而且其本身是园中之景。绿化苗木配置的优劣会影响全园的景观。园路按其性质和功能分,一般有主路、次路和小路,绿化苗木与之有相应的配置方法。
①主园路的绿化苗木配置:主园路是指从园林入口通向全园各景区中心、各主要广场、主要建筑、主要景点及管理区的道路。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形成树木冠的庇荫效果。对笔直的主园路,用规则式方式配置绿化苗木,前方如有造型漂亮的建筑作对景时,园路两旁可密植绿化苗木,形成夹景;对于曲折的主园路,则宜以自然式方式配置绿化苗木,形成有疏有密、有高有底的视觉效果。为了使园路的景观丰富有趣、可以考虑绿化苗木多种配置方式,形成以下的绿化苗木景观:草坪、花境、灌木丛、树丛、孤植树、绿化苗木图案等。
主园路无论远近,若有景可观,则在配置绿化苗木时,应留出透视线。园路旁的树种应选择主干优美、树冠浓密、高低适度、能起画框作用的树种。如无患子、香樟、大花紫薇、小叶榕等。
对于主园路的绿化苗木,可以单一种类种植,也可以两种以上种植,但不宜过多过杂,应以某一树种为主,间以其他树种,统一中求变化。
⑦次园路和小路的绿化苗木配置:次园路是园林中各景区内的主要道路、连接各景区内的景点,通向各主要建筑;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的各个角落。次园路和小路两旁绿化苗木可灵活配置,根据园路所处的园林空间进行考虑,应用丰富多彩的绿化苗木,形成野趣之路、幽深之路、花径、竹径等,产生不同趣味的园林意境。由于路窄,有的只需在路的一旁种植乔、灌木,就可达到既遮荫又赏花的效果。如广州中山大学的小路有的只在一旁种植椿树和大红花,有的配置成复层混交群落,使人感到幽深。如华南绿化苗木园一条小路两旁种植大叶按、长叶竹柏、棕竹、沿阶草四层的群落,另一划、路用的是竹子配植形成“竹径幽深”的景观;国外则常在小径两旁配植花境或花带。